退火正火熱處理之定義解析
退火與正火作為金屬熱處理的兩種關鍵工藝,有著各自的定義與作用。
退火是將金屬緩慢加熱至特定溫度并保持特定時間后緩慢冷卻的熱處理方式。這一過程中,金屬內部原子獲得足夠能量進行重新排列,能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利于后續(xù)加工變形。例如冷加工后的鋼材,因加工硬化致硬度增加、塑性降低,退火可使位錯密度降低、晶粒尺寸變大,恢復良好塑性。同時,退火還可消除殘余應力,像鑄造后的鑄件經(jīng)退火能消除內部較大殘余應力,提升尺寸穩(wěn)定性與使用壽命,也能使金屬化學成分和組織越均勻,如合金鋼經(jīng)退火后合金元素分布越均,綜合性能得以改進。
正火則是將金屬加熱到奧氏體化溫度以上40 - 60℃并保溫特定時間后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方法。與退火相比,其冷卻速度稍快。正火可提高金屬強度和硬度,因組織中珠光體含量相對增加且鐵素體晶粒細化。比如對于低碳鋼或中碳鋼零件,正火能提升表面硬度與耐磨性。此外,正火還能改進切削加工性能,像某些高碳鋼經(jīng)正火后硬度適中,切削時可減少刀具磨損,提高加工效率與質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qiqi55.com